新聞中心
|
新聞詳情
請直面錯誤發(fā)表時間:2013-11-29 14:17 昨天,寶寶在和我的同事玩游戲的時候不小心摔倒在樓梯上,她便“哇哇大哭”,指著我的同事,說:“媽媽,小楊阿姨摔到我了?!逼鋵崳麄€過程我看在眼里,根本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,況且并沒有很嚴重。我的同事趕緊道歉,她卻趴在我的懷里繼續(xù)“委屈”地哭泣,直到我那同事拿巧克力賄賂才算結束。我知道,我的孩子不像小時候的華盛頓一樣知錯能改。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在《錯不在我》一書中寫道:“當我們自降臨人世的第一天,我們每個人便擁有了自我辯解的能力,我們會為自身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傷害性的、不道德的和愚蠢的行為推卸責任?!狈从^我們成人世界,對待自己所犯錯誤,更會辯解,甚至使錯誤合理化。有的人發(fā)現自己做錯了,但為了避免錯誤帶來的損失,不惜用說謊或者找替罪羊的方式來對待;怕因為錯誤失了面子,降了權威,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護;有的人卻根本意識不到錯誤;有的人是在效仿,如果家長、上司、政府經常不認錯,那么孩子、下屬、市民便不會覺得為自己的錯誤辯解有什么不妥。 每個人都會犯錯,也會明白每個人都會面臨當眾承認錯誤的窘境,包括不諳世事的孩童。因此,要講出“我錯了;我犯下可怕的錯誤”這句話,即使并非不可能,也是相當困難的。就算有直接的錯誤證據,有些人不僅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方式,反而會頑固地對他們加以辯護。 我們若能更多地看到承認錯誤的好處,便不會如此抵觸。如果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,并積極彌補過錯,就會獲得別人的原諒和肯定。別人會更喜歡與你交往,有些人會吸取你失敗的教訓;你的錯誤也可能刺激其他人的靈感。當錯誤還只是一粒種子的時候,我們認識并改正它,總比讓它長成根枝繁茂的大樹要好的多。 上一篇別開生面的趣味運動會
下一篇心若在,夢就在
|